雄州网-简阳人的网上社区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搜索
楼主: GGG

[转载] 回望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

[复制链接]
 楼主| 发表于 2017-2-22 20:21:17 | 显示全部楼层
IP:四川资阳
21.jpg

2017年2月,《彩色的中国:跨越30年的影像历史》一书出版,本书历经2年的策划、选图、出版、审核、申请等过程,从80岁高龄的摄影家翁乃强数万张底片中精选出445张照片,配以老先生亲口讲述的照片背后的故事来构成,时间跨度为1964—1995年这个中国社会变革最为迅速的时间截面。所有的关注点均放在百姓的日常生活、工作,用生活细节呈现历史变迁。本组图片仅用于此次展出,不会另作它途,也不会有任何未经授权的重制。


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7-2-22 20:22:57 | 显示全部楼层 IP:四川资阳
22.jpg

      翁乃强,中国著名摄影家、画家,“四月影会”重要成员,中央美术学院摄影专业奠基人。

       翁乃强祖籍福建龙岩,1936年7月出生于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一个爱国华侨的家庭。父亲翁福林曾开过照相馆、广告公司和电影公司。翁乃强酷爱美术,从12岁开始就向侨报《生活报》的摄影记者周昌平学习摄影。

      1964~1990年,翁乃强在《人民中国》日文版杂志社工作,先后任美术编辑、摄影记者、图片部主任、编委、主任记者、总编助理,发表了大量的摄影作品、插画,出版了很多摄影、美术画册。

      1980年,翁乃强先后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、中国摄影家协会。1986年,作为创会会员加入了中国华侨摄影学会,并任副会长、荣誉高级会士。1990年,调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筹建摄影工作室。1996年,作为创会会员加入世界华人摄影学会,任会员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。2003年退休。


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7-2-22 20:23:22 | 显示全部楼层 IP:四川资阳
80岁高龄的翁乃强亲口讲述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     文/杨磊


      整理和挑选翁乃强的底片,一开始的时候,就像一段段时空穿越之旅——翁乃强平静地打开藏在书柜、衣柜、底片柜、床下面的各种容器:400英尺胶片片盒、幻灯片整理箱、柯达散叶片片盒、乐凯的老相纸夹,将那些尘封多年的底片和照片摊在床上、地上、桌子上。旁边的缝纫机上放着落满灰尘的两台20世纪50年代德国产的徕兹放大机,旁观着这些重见天日的底片被摊开,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胶片的味道。
      翁乃强所为人熟知的作品,主要是20世纪60-70年代在天安门广场,毛主席八次接见红卫兵时期拍摄的作品,这些作品也是我国为数不多的,直接记录那个历史事件的彩色影像。但事实上,这些精彩的摄影作品只占他的照片的很小比例,甚至还不到冰山的一角。评价一位摄影师、分析一位摄影师的作品,仅仅靠发表的几张名作肯定是不够的,翁乃强如此坦诚直率,竟然开放了他的“底片库”,让编辑能够饱览几乎他的全部作品,这真的是难得贴近历史、贴近一位摄影家的机会。
      翁乃强是一位“时代的影像记录者”,这主要归功于三个因素。首先,他是从海外归国的华侨,父母都是电影人,从小就接触摄影,所以有一定的基础和客观记录的摄影观念,而且他自觉地、有意识地要将当时的社会生活完整地记录下来,他认为摄影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就是记录客观环境、时代和人们的生产生活、精神面貌。所以他不像当时国内的很多专业摄影记者——由于主观客观的各种条条框框,终究只能拍摄任务规定的内容——而是时刻带着“摄影眼”,看到有趣的、有意义的、有时代特征的人物、场景、细节,就全部都拍摄下来。
      第二个因素是工作和家庭环境给他带来的。在那个年代,就有着难以想象的优势,这得以让他按照他的摄影理念坚持下去。翁乃强曾经说过,他在当时从来不会吝惜底片,绝大多数时候,就像现在用手机或者数码相机一样拍照——生活在现代的年轻人,其实很难想象“摄影”这个活动在20世纪60-70年代的中国是一种多么难、多么昂贵的事情:摄影技术本身就是一道门槛;相机不是一般家庭能够拥有和使用的,多数城市的富裕家庭最多一年拍一两张全家福;即使是以摄影为生的专业记者,就算是拍摄黑白胶片,也多半要数着张数拍。因为胶卷很贵,35mm胶卷只有36张(120胶卷只有12张),后期冲洗也是既麻烦又昂贵。所以,无论对于摄影师还是民众来说,“摄影”这个活动并不是随意的、私人化的,而是一种充满“仪式感”的活动。在这样的社会经济环境中,很少的摄影师会拍摄非任务规定的、随意的、个人视角的影像。
      但是翁乃强所工作的《人民中国》杂志负责对日本的媒体宣传工作,在周恩来总理的关照下,摄影器材、胶片几乎可以达到充足供应,翁乃强甚至还常用珍贵的、我们国家用外汇购买的柯达彩色反转片来拍摄。他的同辈摄影师李振盛曾经说过,那时候买一卷反转片的钱能买二三十个黑白胶卷,或者三五个彩色胶卷。另外,由于翁乃强的家里是搞电影的,所以父母、亲朋好友经常几百英尺地给他寄胶片来,支持他的摄影工作。这些条件促成了他记录身边生活细节的习惯。我们才在几十年后的今天,能看到那么多活生生的人物形象——他们的笑容、他们的忧郁、她们的羞涩、他们的勤劳。
      第三,翁乃强曾经学习过9年的绘画,但后来发现他的价值观和兴趣点在于记录,所以他很开心地当起了摄影记者,怀着浪漫、单纯的事业热情,骑着自行车穿过北京的大街小巷,自己申请各种专题的采访拍摄,还跟随年轻学生一起重走长征路,和知识青年一起上山下乡。翁乃强说,绘画带给他的是解决“内容和形式的问题”,也就是先把美的呈现问题解决掉,但是他最在意的是“记录”,而摄影无疑是更快速、更客观的手段。翁乃强认为:当我想表达、想创作的时候,可以去画画;想记录时代的变迁,所以从事摄影。
      在今天,当读者和翁乃强都能够以历史的眼光看待他那些照片的内容、视角、价值观,以辩证的思维思考那过去的几十年,中国是如何走过来的,但不可否认的是,这些照片事实上还是带有强烈的时代烙印。一个铁的事实是,翁乃强绝对不是时代的觉悟者,他并不是“被关在铁屋子里第一个醒来的人”。他说:“我要是当时就知道文化大革命是错误的,那就比毛主席还伟大了,你说是不是?”但他有着坚定的摄影信念:尊重客观真实、实事求是、不强加于人,现场抓拍。这个看似简单的信念,这种即使被非理性的环境所环绕但依然保持独立思考的品质,在当时的年代是难能可贵的,因为有人会说这是“资产阶级新闻观”。
      翁乃强是个温和、宽容的人,但同时也是坚定的人。于是,我们在今天得以看到,在那么一个整齐划一的、大一统的年代,在众多“高大全、洪光亮”形象的背后,在“存天理、灭人欲”的大时代规则缝隙中,依然有那么多充满个性的家国细节。出现在他的镜头里的人们,并不是都有着整齐划一的表情,并不是像我们今天想象的那样枯燥而苦难地活着。我们能看到一个个活生生的面孔,他们的苦恼、羞涩、自信、快乐,那些单纯的神情。我们能看到一种平和、安静的生活,孩子们享受着物质匮乏时代力所能及的快乐。我们能看到一群充满力量和信心的劳动者,还有手工艺者专注的面容,以及其他与金钱、地位、无关的快乐。
      “时钟停摆,时光照样流逝”。当初看翁乃强底片的历史穿越感消失殆尽之后,这些表情和面孔,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,久久挥之不去,他们的面庞就像从历史深处射出来的箭弩,穿过几十年的历史洞穴,直接到达观看者的内心。


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扫二维码关注我们

小黑屋|手机版|雄州网 ( 蜀ICP备10022193号-9

Copyright 2015 最新最精彩-社区论坛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